都是不饱和树脂,凭什么他就可以卖得比你贵
2021-08-21 15:11:10
01
做玻璃钢的人,没有谁不知道不饱和聚酯树脂这句话好像有点拗口,而且看起来话说得太满。
玻璃钢,学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英文名字是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也就是大家熟知的frp。
一方面,最早的玻璃钢制品就是由玻璃纤维+不饱和树脂复合而成的。另一方面,目前不饱和树脂仍旧是玻璃钢产品中占比量最大的树脂。
对于国内的很多从业者来说,玻璃钢等同于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虽然这是一种狭义上的理解,但被大多数人认同。
所以,长弓侠敢断言:只要是玻璃钢人,都知道不饱和树脂!
既然这是一种玻璃钢人最熟知的树脂,那大家对于不饱和树脂有多了解呢?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不同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大家除了在操作及性能上会发现一些差异外,最明显的是表现在价格上。
明明都是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什么有些产品的单价高达三四十元/公斤,而有些产品的价格却低至几块钱/公斤。
价格差距高达四五倍!凭什么他的价格可以比你的价格贵?客户还愿意接受。
今天,来跟大家来探讨一下。
02
首先,我们还是要来看一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定义。
不饱和树脂是指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反应而生成的含有非芳族不饱和双键的聚合物。
这里包含了几个关键的字眼:二元酸、二元醇、缩聚反应和不饱和双键。这也正是不饱和聚酯树脂最明显的几个特征。
其中,二元酸和二元醇就是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主要原料。
价格差距是不是就是由原料不同所造成的?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
那就先来看看二元酸和二元醇都有哪些。
生产不饱和聚酯的二元酸一般又分为不饱和二元酸和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酸主要有顺丁烯二酸酐和反丁烯二酸。
丁烯二酸分子结构式(图/长弓侠)
顺丁烯二酸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顺酐,是生产不饱和聚酯的主要原料之一。反丁烯二酸又称为富马酸,用其合成的不饱和聚酯更具有线型特征,如软化点高、结晶性强和耐腐蚀性更好。
除此之外,不饱和二元酸还有氯代顺丁烯二酸、亚甲基丁二酸等,但实际使用较少。
饱和二元酸中常用到的有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己二酸、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桥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等,另外还有一些如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等偶有应用。
二元醇方面,常用的有丙二醇、乙二醇、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新戊二醇、二溴新戊二醇等,包括一些双酚A衍生物。
这些化学名词是不是看起来有些眼花缭乱。如果你的高中化学知识还没有完全忘光的话,其实并不难理解,甚至可以轻松地写出它们的化学结构式。
通过上面这些写出来或者一些没有提及到的二元酸和二元醇,可以看出它们的种类确实繁多,要从中挑选一些来合成不饱和聚酯,涉及的配方也就变得复杂。
03
二元酸和二元醇经过缩聚反应,合成长链型聚酯分子。随后还需要将其溶解到单体中,成为一种黏稠液体,然后才是我们日常所见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而这种单体一般为不饱和单体,在不饱和聚酯树脂发生交联反应时,也会参与加聚反应,形成网状结构,因此又称交联单体。
常见的交联单体有苯乙烯、其他苯的乙烯基衍生物、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其中最常用、名气最大的,当属苯乙烯。
苯乙烯分子结构式(图/长弓侠)
由于苯乙烯易挥发,且具有毒害性,近几年一直在寻找替代者。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苯乙烯(PMS)、乙烯基甲苯(VT)等。但这些替代品目前还是存在性能不如苯乙烯或者成本高于苯乙烯,无法大批量应用在实际生产中。
04
二元酸、二元醇,再加上交联单体。本来种类繁多的原料,就变得更加复杂。
每一种不同的原料,都会给不饱和聚酯树脂带来不一样的性能。这些原料自身的原料来源、合成方法差异、工艺难易度等条件,又决定了它们的价格会存在一些差异。
因此,选择不同的原料,不单会让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存在差异性,也会让不饱和树脂的价格存在差异。
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编辑/长弓侠)
例如同样是二元醇,但丙二醇的价格一般是乙二醇的数倍,如果在配方中选用的比例不一样,那成本肯定也就不一样。
写到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个点,那就是为什么明明都是不饱和聚酯树脂,但他的价格就是卖得比你贵。
原因就是选择了不同的原材料,成本不一样,价格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确实,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不同的原料代表了不同的成本,但要想最终的售价可以相差四五倍,好像还差点什么。
原料的成本固然是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有配方溢价。早期一些普通型号的树脂配方基本属于公开化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市面上这类型的产品价格差距非常非常小。
往往大家拼的是体量、成本控制,有时候甚至是赔本赚吆喝,通过对赌原料行情来实现盈利。
这种类型的树脂,不管是哪个厂家的产品,价格差距不会太大,加上一些品牌的溢价,最多就是几块钱的事,而现实往往是几毛钱的事。
最终可以实现四五倍价格差距的产品,靠的还是独特的配方,因为可以实现一些有难度的性能要求,就算价格昂贵,但依然有客户愿意买单。或许体量看起来不大,但这类产品做起来反而更轻松,有钱赚还不累。
05
写到这,本应戛然而止,但长弓侠还想再跟玻璃钢人多聊几句。
很多做玻璃钢制品的企业,同样有一大批陷入这种拼价格的泥潭中。他们通过做大体量、压缩成本等方式,在熙熙攘攘中赚取微薄的利润。一旦原材料价格出现巨大波动时,立刻陷入赔本的旋涡。
反观一些企业,在品质把控、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上,更加愿意思考以及投入,他们的产品溢价往往有更广阔的空间。
不是所有最好的路都适合你,但每个人都希望选择一条更好的路。你想走哪条路,可以用脚投票。
出处:复合材料社区
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果侵权,请通知删除。